税务核定价和涉税评估价-税务办事网
Website Home

企业税务会计在多种纳税方案中通过事先筹划,合理安排公司筹资、投资、经营、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针对采购、生产经营以及内部核算等进行合理决策,利用国家法规积极税务筹划,既保证企业完成利税义务增加自身“造血”能力,降低税收负担,也提高了税后利润,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没有分的很明确。
尤其是一些小微企业,一个企业就一个会计,所有与财务税务有关的工作都干,所以说,不一定只有税务会计才能提供涉税会计信息?
在注销前都需要交清算报告的,如果你没有少交税款情况还好,如果税务机关要补资料,只可能会有罚款,如果有少交税款的《税收征管法》里有规定,因纳税人计算错误等原因的税务局发现少征税款的可以在3年内追征,特殊情况5年追征,如果是认定为偷税、漏税、骗税的是无限期追征;
第一,对于钢结构安装、机电安装、消防工程安装、智能系统集成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的建筑企业,由于其经营的主业是建筑安装业务,建筑安装企业外购钢构、设备和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应按照建筑服11%计算缴纳增值税;
第二,既有生产、销售和安装资质的生产制造企业或销售企业,特别是既有钢结构生产资质又有钢结构销售和安装资质的钢结构生产企业或钢结构销售企业,如果在销售合同中分别注明销售材料价款和提供建筑服务价款,分别按照销售货物17%税率和提供建筑服务11%税率缴纳增值税!

未分别注明的,按照混合销售的原则,按照应按照销售货物17%计算缴纳增值税。
第三,既有生产、销售和安装资质的建筑安装企业,特别是既有钢结构生产资质又有钢结构销售和安装资质的钢结构安装企业,施工合同中分别注明钢构价款和设计、施工价款的,而且财务上分别核算钢结构、设备、材料收入和安装收入的,则钢结构、设备、材料收入按照17%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安装服务按照11%计算缴纳增值税。

如果施工合同中未分别注明的,则钢结构、机电设备和材料在企业一年当中的收入比重超过50%的,按照17%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在企业一年当中的收入比重未超过50%的,按照11%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前期固定资产入账差错通常认为是重要的前期差错。

重新入账:借:固定资产贷:累计折旧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多记入费用调整)追补多记入费用对2012年对企业所得税影响: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余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涉及补缴以前年度企业所得税款的,按《税务处理决定书》确定的期限缴纳后,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第42行“以前年度应缴未缴在本年度入库所得额”申报;
举例:假设2012年误将原价10000元固定资产计入管理费用,2012年应计提折旧2000元,则2013年差错更正时,应调增固定资产原价10000元,累计折旧2000元,调减2012年度管理费用8000元。
2013年折旧额正常计提;

同时,财务报表进行如下调整与重述。
2013年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调增固定资产10000元,累计折旧2000元,调增应交税费2000元,调增未分配利润6000元;

2013年利润表:调减管理费用上年金额8000元,调增所得税费用上年金额2000元,调增净利润上年金额6000元。
(来源:中国税务报)第一,对于钢结构安装、机电安装、消防工程安装、智能系统集成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的建筑企业,由于其经营的主业是建筑安装业务,建筑安装企业外购钢构、设备和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应按照建筑服11%计算缴纳增值税;
将钢结构安装作为建筑企业集团的一个业务板块,不要将钢结构单独注册成一家钢结构的生产制造企业,实现钢结构销售收入在建筑集团整个一年收入中的比重低于50%,依照按11%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即企业销售钢结构和提供钢结构安装服务全部按11%税率征收。
支付加收的利息加收的利息,应当按照税款所属纳税年度12月31日实行的与补税期间同期的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加5个百分点计算,并按1年365天折算日利息率!
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企业作出特别纳税调整的,应当对2008年1月1日以后发生交易补征的企业所得税税款,自税款所属纳税年度的次年6月1日起至补缴税款之日止的期间,按日加收利息(加收的利息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按规定提供同期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的,或者免于准备同期资料但根据税务机关要求提供其他相关资料的,可以只按基准利率计算加收利息;
企业按照规定免于准备同期资料,但经税务机关调查,其实际关联交易额达到必须准备同期资料的标准的,税务机关对补征税款加收利息,适用按贷款基准利率加5个百分点计算的规定!
另外,企业在税务机关作出特别纳税调整决定前预缴税款的,收到调整补税通知书后补缴税款时,按照应补缴税款所属年度的先后顺序确定已预缴税款的所属年度,以预缴入库日为截止日,分别计算应加收的利息额!
按期缴纳税款企业对特别纳税调整应补征的税款,应在税务机关调整通知书规定的期限内缴纳入库?
企业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特殊困难,如因不可抗力导致纳税人发生较大损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的;
当期货币资金在扣除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后,不足以缴纳税款的?

纳税人需要延期缴纳税款的,应当在缴纳税款期限届满前提出申请,并报送下列材料: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报告,当期货币资金余额情况及所有银行存款账户的对账单,资产负债表,应付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等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支出预算。
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报告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不予批准的,从缴纳税款期限届满之日起加收滞纳金。

支付税收滞纳金企业在被加收税收滞纳金的同时,还要支付因特别纳税调整而加收的利息,并且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二者都是不允许税前扣除的。
对特别纳税调整应补征的税款,企业逾期不申请延期又不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即税款缴纳期限届满次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拍卖或变卖其财产等强制执行措施?
某企业于2011年11月批准筹建,12月25日取得工商营业执照,2012年1月1日正式从事生产经营!
为此,企业财务人员来电咨询,其企业筹建期间的支出应作为开办费处理,但在企业在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之前的支出是否应作为开办费处理,取得的相应发票应如何开具,取得营业执照正式经营后,尚无收入产生,上述开办费如何处理,相关亏损年度如何确认,是否还需参加当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本文现对上述问题分析如下;
第一,一般而言,筹建期是指从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
公司注册成立之日为工商营业执照上注明的日期,这个时期发生的费用允许作为开办费税前扣除?
而此间的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但此间发生业务招待费、广告和业务宣传费,如何进行税务处理,则应根据情况予以分析审核确认。
第二,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前发生的筹建费应包括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前的支出,但取得的发票上名称应该是《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上注明的公司名称(企业筹办处、投资方或经办人名称等)!

如果发票上名称与后来注册公司的名称不一致,除非能够提供充分确凿证据,证明两个公司为同一公司,通常不能税前扣除。
第三,关于开(筹)办费的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规定,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开办费在开始经营之前不是税前扣除项目,税前扣除的扣除日期为开始经营之后日的当年,开始经营之前的年份不能税前扣除,只能进行归集!
第四,筹建期间不能计算为亏损年度;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明确,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年度,为开始计算企业损益的年度。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建活动期间发生筹建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应按照国税函[2009]98号文件第九条规定执行?
所以,该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建活动期间发生筹建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
这里“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年度”,应是指企业的各项资产投入使用开始的年度,或者对外经营活动开始年度!
第五,企业筹建期间无须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79号)第三条规定,凡在纳税年度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也无论盈利或亏损,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很明显,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主体是在纳税年度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
企业在筹建期,没有生产、经营,当然也就不用汇算清缴!
就本例而言,该企业无须参加2011年度的汇算清缴,但如果企业的筹建期延续至2012年2月份,并从3月份开始从事生产经营,企业筹建期与开始从事生产经营日期处于同一年度,则应将2012年度作为一个汇算清缴期!
第六,筹建期间的业务招待费与广告费的处理!
《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明确了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